
何金竹,女,1964年6月生,瑞昌市大德山林场高源村团庄小组长。2017年荣获“江西好人”“中国好人”称号,2019年荣获“九江市道德模范”。
二十五年前儿子患重病,她四处奔走、求医问药;十年前丈夫意外受伤全身瘫痪,她精心照料真情唤醒沉睡中的“植物人”丈夫。历经生活磨难,何金竹坚韧不放弃,用柔弱的双肩扛起整个家,是村民心目中的“好媳妇”。为全村喝上干净水,走上水泥路,她起早摸黑,带领村民打通了通往山下的致富路,与外界更便捷的沟通;晴天一身灰,雨天满身泥,她用踏坏的自行车、磨破的无数双鞋赢得村民们的信任与支持,大家亲切地称她为“泥脚组长”,成为当地的一面“旗帜”。
不离不弃照顾残疾儿子20余载,用真情唤醒沉睡的“植物人”丈夫,用对家人的真情,对家乡的热爱,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,演绎了人世间又一个平凡而动人的故事。

朱朴光,男,1956年11月出生,现任瑞昌市夏畈镇文化站站长,2019年荣获“江西好人”称号。
从事文化工作三十多年,始终致力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和瑞昌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。在他的努力下,夏畈文化站被文化部授予国家一级文化站、获得全国十佳优秀文化站称号。他的剪纸作品获奖无数,中央、省级媒体多次对他的事迹及作品进行专题报道。为做好瑞昌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,他编印《瑞昌剪纸》教材,在中小学乃至九江学院任教授课,普及剪纸知识,传授剪纸技艺。为方便周边群众学艺,自己开办剪纸艺术传习所,无私开班教徒。他用剪纸艺术作桥梁,成功帮助夏畈镇引进蔚县侯氏剪纸项目,建成铜岭剪纸小镇。
从青丝到白头,朱朴光三十年一日钟爱“剪纸艺术”,他将毕生嫁给了瑞昌的文化事业。

陈芳,女,1976年7月出生,现任瑞昌市志愿者义工联合会秘书长,2022年荣获“九江好人”称号。
十年来,陈芳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总时长达1350小时,连续五年被瑞昌市义工联评为“优秀志愿者”。2019年,被瑞昌市红十字会授予“优秀志愿者”。禁毒公益宣传、助残爱心活动、清理景区垃圾、校园“四防”教育、义卖募捐现场、无偿献血宣传、抗洪防汛一线、免费午餐开餐等活动都活跃着她的身影。其中星光助学是瑞昌市义工联创办的一个公益助学项目,由几名社会爱心人士自愿组建帮扶小组,结对帮扶贫困学生。虽然陈芳没有固定工作,家里也不宽裕,但她却始终惦记着困难学生。连续几年,她都报名参加了贫困家庭走访摸底,深入边远山区农村了解家庭实际情况,遴选帮扶对象。自2016年起参与助学帮扶,先后担任4个助学小组组长,帮扶贫困学生3名,累计捐资5000余元。连续几年带着家境困难的孤儿参加九江市举办的“橙光助孤”认亲活动。
大爱希声,凡人善举。陈芳在平凡的生活中,用爱用情用心,用点点滴滴爱心善举,点亮了山区贫困学子的希望,为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们送去了欢乐,传播着文明友爱、团结互助、绿色环保等公益理念,让这座赣北小城充满了温暖。

姜新爱,女,1977年4月出生,现任九江市公路管理局瑞昌分局养护股股长,2021年荣获“九江好人”称号。
2001年姜新爱走上了工作岗位,来到了瑞南线工区。作为新人,哪里缺人她就服从命令填上去。测量、实验、资料……这些从未接触的技术活,她不害怕,虚心求教,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,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。2011年至2012年,她分别担任了婺桃线水毁修复工程、巾南线二级公路改造工程、G316养护路面大中修工程总工。她带领着施工队不停歇地工作,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,高质量按时完成了颇为紧迫的工程任务。2013年姜新爱离开了待了九年的工区,来到机关养护股工作。她性格坚韧,不惧病痛,即使曾患甲状腺癌,却拒绝了相对轻松的二线工作,仍坚守在一线公路养护岗位。面对繁重的工作,她舍小家为大家,在母亲去世期间,仍坚持工作。因为工作过于繁重,很少有时间能照看女儿,年仅12岁的女儿懂事地选择了南昌全托学校,作为母亲,她总说自己愧对女儿,没能照顾好她。
“善始者众,善终者寡”。能抱着一颗赤诚初心坚定不移地一直走下去,不仅是姜新爱作为一名公路人甘为路石、无私奉献的体现,更是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的最好诠释!

李军,男,1974年12月出生,瑞昌市第二中学教师,2021年荣获“九江好人”称号。
在工作中,李军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坚定的事业心,二十多年来一直坚持悉心从教、立德树人,用青春、担当和奉献书写无悔人生。他积极营造轻松、活泼的氛围,每堂课都生动活泼、幽默风趣而又扎实有效,深受学生的喜爱。在生活中,他是一个富有爱心、乐于助人的人。遇到家庭贫困的学生,他倾囊相助,帮助他们解决生活方面的困难,更好地完成学业。创办爱心联盟,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捐资助学、扶贫扶困活动。20多年来,李军无偿献血26次,累计10300毫升。不仅自己献血,他还积极带动身边的人一起献血。2011年,在李军的特别邀请下,采血车开进二中校园,他站在操场上分享自己的献血故事,路过的同事和学生纷纷加入献血的行列中来。疫情期间,李军第一时间请缨组建庆丰村疫情防控突击队,主动挺在“战疫”一线。此外,他还联合自己的爱心盟友给医院、值守点、偏远学校等地捐献许多物资。
李军用自己的行动做出表率,始终践行爱岗敬业、乐于助人、甘于奉献等精神。

陈卫兵,男,1969年8月出生,瑞昌市水利局干部,2021年荣获第二届“道德模范?瑞昌好人”。
长期坚守水利基层,组织多次调动他,他都婉言谢绝,堤防整修、非法码头、最美岸线建设都有他的身影。负责的堤防标准化建设历年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,成为基层堤防管理的“标杆”,连续6年被评为省级优胜管理单位。他人勤业精,大家戏称他为防汛战场的“定盘星”。每遇险情,他到“救星”到,从容应对,化险为夷。先后承担过1998、2016和2020年长江特大防汛技术指导,确保了长江安全度汛。他不仅是工作中“老黄牛”,还是创新路上的“领跑者”。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,不断发明创造,成为水管一线的创新领跑者。先后获得8项实用新型专利,其中专利产品“LC屋顶多功能节能板”集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等多项技术于一身,既可减轻城市排洪压力,又能提升城市生态环境,获得了用户高度评价。
敬业、奉献、创新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,他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水利精神。